其實,也等待好久了。就像之前想要爬武陵四秀一樣,也是期待了好幾年...... 早在學期初,就看到關於雲門的宣傳海報,得知雲門在2006年底將會在嘉義做巡迴演出的最後一站。當時就迫不及待地上網去察看,趕緊就去校園書局、給他買一張..... :P 表演場所是在民雄的嘉義表演藝術中心,過去只有看到其外觀,卻沒機會一窺內部設計、裝潢,也希望藉由這一次的表演,看看齊是否是個不錯的表演廳。 可能是因為過去在國家音樂廳的印象吧!因為國家音樂廳似乎在兩旁的牆面回音設計上,過去曾經有些瑕疵,致使在較後座的聽眾,無法聽到清晰的樂音。同樣地,也擔心嘉義的表演藝術中心,會不會有類似的問題。 可能是我多慮、也可能是因為我的座位在最旁邊,以致於無法有效地感覺出其音效差異....,扯遠了,當天晚上(12/29),天氣算是不錯,我在學校附近的簡餐店用過晚餐之後,就直接到表演藝術中心。這才發覺,慕名而來的觀眾,原來是這麼地多!:D 過去在中央的時候,曾經看過雲門2的校園巡迴表演,當時人潮、以及被舞者、舞蹈及其內涵所震撼,才知道雲門不只是表演現代舞而已,其他種類的舞的形式,其實也著墨頗深。 因為聽說這次的『風 影』是第一次結合現代視覺藝術的成果,使得我想要看看,在加入蔡國強的視覺藝術之後,這齣表演、會有著那些不同的意境。 其實,觀賞表演的過程當中,讓我時時會一起過去在北美館看現代藝術的經驗--無須刻意去將標題的內容,強加到作品當中,觀者內心及時的感受,才是最重要 的。如同這次表演一樣,如果勉強地將各的細節連結在一起,可能會有完全不解的狀況,如果能夠在觀賞時,傾聽真所得到的即時感觸,或許有助於融入整個表演當 中。 從孤影、風箏、單調的背景,到後來動態的瀑布班的布幕、嬰兒聲及如同漩渦的光影效果,再看看舞者的動作,似乎感覺到,人和背景、都成為整個主題的一部份, 不再強調、凸顯何者是重點。似乎,跟過去在電視上,看關於雲門過去的表演,有相當程度地不同。過去的表演,偏重舞者、故事性強;而這次的演出,則著重在視 覺藝術對於現代舞蹈的影響(或說是交互作用)。對我而言,看雲門的表演、就已經是一個全新的感受了。 其實,有空的話,的確可以多去看看不同型式的表演藝術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