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old]恐懼的台北人?
今天在自由時報的的自由廣場中,看到一篇文化大學學生的投書,看完不禁莞爾一笑-原來,台北人(同指住在台北的外地人),竟然還是有人如此恐懼政府的遷都。
看完第一段,感覺沒什麼奇怪的地方,但是到了第二段,總覺得有太多情緒化的言語-何謂"自己人"的縣市?縣市長4年一次選舉,沒人能保證下一任,還會是"自己人"執政;又提到前些時間、在首都發生的諸多活動,並藉此暗示:遷到其他縣市、沒人能保證這種事情不會再發生。
從這幾個地方,我們可以看到,作者其實一方面對於立委的提議,有諸多誤解、沒有詳細瞭解內容的問題,同時,也反映了台北居民對於政府遷都之後,台北將會不 如昔日繁榮的憂慮;另一方面,從這篇文章,也間接證實了、台北市在這幾年,已經從過去的『首善之都』、『藝文都會』,變成了充滿『鬥爭』、『仇恨』的大都 會。再說,這些提案的立委當中,可沒說一定要"自己人"的縣市-只要有助於南北平衡發展,何需必定要"自己人"?
我們都同意,這幾年來,台灣一直都在政黨鬥爭當中,逐漸地消耗掉自身的優勢;然而,若如作者所言,只歸咎於執政黨模糊焦點,卻不仔細檢視這幾年、民意代表的諸多作為,以及民眾對於公眾事務的重視程度。恐怕才真正"模糊"了問題的焦點!
看完第一段,感覺沒什麼奇怪的地方,但是到了第二段,總覺得有太多情緒化的言語-何謂"自己人"的縣市?縣市長4年一次選舉,沒人能保證下一任,還會是"自己人"執政;又提到前些時間、在首都發生的諸多活動,並藉此暗示:遷到其他縣市、沒人能保證這種事情不會再發生。
從這幾個地方,我們可以看到,作者其實一方面對於立委的提議,有諸多誤解、沒有詳細瞭解內容的問題,同時,也反映了台北居民對於政府遷都之後,台北將會不 如昔日繁榮的憂慮;另一方面,從這篇文章,也間接證實了、台北市在這幾年,已經從過去的『首善之都』、『藝文都會』,變成了充滿『鬥爭』、『仇恨』的大都 會。再說,這些提案的立委當中,可沒說一定要"自己人"的縣市-只要有助於南北平衡發展,何需必定要"自己人"?
我們都同意,這幾年來,台灣一直都在政黨鬥爭當中,逐漸地消耗掉自身的優勢;然而,若如作者所言,只歸咎於執政黨模糊焦點,卻不仔細檢視這幾年、民意代表的諸多作為,以及民眾對於公眾事務的重視程度。恐怕才真正"模糊"了問題的焦點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