機會?抑或挑戰?
隨著立委選舉將近,政治人物的手段愈出愈多,多到讓人眼花撩亂。正值此時,由於下屆立委即將減半,對藍綠雙方,都造成不小的壓力。也就是說,無論是泛綠或者是泛藍政黨,在這一場新制的選舉將會是一場廝殺。沒有一個政黨,會想某些政客所言,從中獲利--只有死傷累累而已。
最近,看到某些過去新潮流系統的民進黨立委,又再跟泛藍一唱一和地倡言開放三通--不過是為了奪得更多選票罷了(真不知道他的智囊的腦漿是用啥做 的,大便嗎?)。當然,這是不可能成功的--想從親共選民取得選票,而自身是屬於親台獨的政黨,除非他們像陳氏、許氏之流,退出民進黨,或許還可以這麼 做。想要兩邊通吃,簡直是痴人作夢。
話扯遠了,選民依舊要仔細想想:我們要給台灣一個怎樣的未來?不要再想著:反正每個都差不多。立委席次減少,人們更應該想想,哪些立委是真正在做事 的?為國家、大眾(或是他的選民)謀取最大福利?如果想看看這些立委真的在住什麼事(別相信媒體了,這些人扒糞者居多),可以參考立法院的網站-->議事與質詢裡面,有質詢紀錄及答覆文件,可以看看這些政治人物到底在作啥事。
無論如何,唯有真正為自己為來著想的選民,才有可能選出真正用心的民意代表。這一條路,絕對不好走,然而,卻能讓每一個人、從過程中學習,而且以最小的損害(至少不流血),使自由與民主,在台灣滋長、生根!而民主制度,依舊是目前最符合大眾利益的制度!
浪花滔滔、河水一去不復返。唯有把握每一分一秒,創造一個屬於大家的美好未來。
最近,看到某些過去新潮流系統的民進黨立委,又再跟泛藍一唱一和地倡言開放三通--不過是為了奪得更多選票罷了(真不知道他的智囊的腦漿是用啥做 的,大便嗎?)。當然,這是不可能成功的--想從親共選民取得選票,而自身是屬於親台獨的政黨,除非他們像陳氏、許氏之流,退出民進黨,或許還可以這麼 做。想要兩邊通吃,簡直是痴人作夢。
話扯遠了,選民依舊要仔細想想:我們要給台灣一個怎樣的未來?不要再想著:反正每個都差不多。立委席次減少,人們更應該想想,哪些立委是真正在做事 的?為國家、大眾(或是他的選民)謀取最大福利?如果想看看這些立委真的在住什麼事(別相信媒體了,這些人扒糞者居多),可以參考立法院的網站-->議事與質詢裡面,有質詢紀錄及答覆文件,可以看看這些政治人物到底在作啥事。
無論如何,唯有真正為自己為來著想的選民,才有可能選出真正用心的民意代表。這一條路,絕對不好走,然而,卻能讓每一個人、從過程中學習,而且以最小的損害(至少不流血),使自由與民主,在台灣滋長、生根!而民主制度,依舊是目前最符合大眾利益的制度!
浪花滔滔、河水一去不復返。唯有把握每一分一秒,創造一個屬於大家的美好未來。